让生命听见声音——新兴际华集团持续帮扶听障患者,为助残事业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2022-05-17
来源:海南党群
浏览次数:1746
今天5月15日,是第三十二个全国助残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残疾人事业一定要继续推动”,要“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绝不能让残疾人掉队。近年来,新兴际华集团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助力残疾人事业,大力开展“让生命听见声音”人工耳蜗公益帮扶活动,帮助听障患者回到有声世界,重塑生活信心,增强致富动力。2021年,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贾世瑞亲自部署、亲自安排,根据国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考核和《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集团公司安排400万定点帮扶资金,为两个定点帮扶点甘肃定西市和内蒙古四子王旗的40名听障患者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集团所属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力声特”)作为人工耳蜗制造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逐人量身定制方案,组织专家教授及相关医护人员实施植入手术,并取得圆满成功。该项目于2021年9月立项,10月定西市安定区残联和四子王旗残联确定医学初筛救助名单;11月确定筛查和手术医院,12月分批完成筛查和手术。2022年1月陆续开机,目前处于言语康复指导阶段,跟踪回访反馈整体效果良好,上海力声特将继续做好全过程使用指导和跟踪服务。5月12日,新兴际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贾世瑞前往甘肃定西深化定点帮扶工作,在当地与两位参加“让生命听见声音”公益救助项目的人工耳蜗植入者亲切交流,了解患者在植入后的生活工作情况。
除新兴际华集团自主实施的帮扶项目外,近两年来,新兴际华集团还和中国三峡集团等多个企业和基金会建立公益帮扶合作,实施了人工耳蜗公益帮扶项目,累计救助近200名听障患者。不仅植入者对康复效果感到满意,植入者家属对力声特人工耳蜗也非常满意,所有植入者都已顺利回归正常生活。上海力声特是一家集“产、学、研、医”于一体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掌握了人工耳蜗植入芯片、编码策略、植入电极设计等所有核心技术,已拥有130余项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20项。其中,“人工耳蜗基础研究、研制与临床应用”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年7月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年获6岁以下人工耳蜗植入许可,实现了产品全年龄段覆盖。2022年被国务院国资委确认为“科改示范企业”。在2022年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评审中,新兴际华集团所属上海力声特人工耳蜗微弯电极设计,荣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上海力声特对人工耳蜗植入者提供全周期的终身服务,从产品服务,维护保养,调机,康复四项需求出发,为植入后适应有声世界做好充分的服务保障。为了准确、全方位地传递有温度的服务,上海力声特在植入者集中区域开展面对面服务活动,让患者及家属更便利地体验四个阶段的服务,改善现阶段的听能问题,全方位建立提升听能信心。人工耳蜗产品将与植入者终身相伴,随访、培训将始终贯穿患者使用人工耳蜗的全周期,上海力声特的服务也将持续有效地与患者一路相随。
目前,上海力声特人工耳蜗已经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等国内100多家医院进行了推广,从临床试验开始至今已帮助3000余名重度听障患者恢复听声重回有声世界,受到植入者一致好评。上海力声特已与中国聋人协会、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北京红心相通基金会、广东省残疾人公益基金会等社会各界公益基金、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矢志造福更多听障人士。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我国听力残疾人数(含多重残疾中的听力残疾者)达到2780万。其中约有739万人属于重度及极重度耳聋,另外每年新生聋儿约2.3万。听障人群各地分布与人口总数呈现正相关,人口越多听障人口越多,但农村人口中因经济状态、文化程度偏低等因素的影响,得到救助及治疗干预的听障人群较发达地区明显偏低,尤其是西北、西南等贫困地区的农村人口未得到相关救助的人群占比更高。当前,中国人工耳蜗植入总数9万例,植入量不足2%,仍存在大量重度和极重度耳聋患者需要进行听力干预。在央企帮扶地区,同样存在诸多听障患者因年龄超出国家救助范围,经济条件有限,无法承受植入人工耳蜗的费用,而失去劳动能力,无法融入社会。这些听障人群迫切需要央企提供资金帮助,用于植入人工耳蜗恢复听声,重回有声世界。站在乡村振兴新起点,全面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筑牢防返贫底线,对听障患者进行专项救助有重要意义。未来,新兴际华集团将在国务院国资委领导下,与兄弟央企、公益基金会等一道,深入推进“让生命听见声音”人工耳蜗公益助残活动, 帮助更多听障患者自立自强,拥有更出彩的人生。